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概率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概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概率较高,主要与接触方式、病毒载量、暴露时间、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1. 接触方式

输血或共用针具等直接血液接触传播概率超过90%,皮肤破损接触污染血液概率较低。

2. 病毒载量

感染者处于急性期或晚期时血液中病毒含量高,传播风险显著增加。

3. 暴露时间

新鲜血液中的病毒存活时间较长,暴露后2小时内感染风险最高。

4. 防护措施

规范使用防护装备可降低99%以上感染风险,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效果显著。

建议避免高危行为,发生暴露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评估,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标准防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挠就出血点很像刮痧是艾滋病吗

皮肤一挠就出现出血点可能与艾滋病有关,但更常见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艾滋病相关皮肤表现通常伴随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毛细血管脆弱

皮肤轻微受压后出现瘀点,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或老年性血管退化,建议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避免用力抓挠皮肤。

2、过敏性紫癜

免疫异常导致毛细血管炎,表现为对称性出血性皮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泼尼松、芦丁片等药物控制过敏反应。

3、血小板减少

造血系统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症状,需检查血常规,必要时使用氨肽素、升血小板胶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

4、HIV感染

艾滋病晚期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机会性感染引起的皮肤损害,需通过HIV抗体检测确诊,确诊后需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建议避免反复抓挠皮肤,记录出血点出现频率,若伴随体重下降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到感染科或血液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