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类风湿关节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通常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感染诱发、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关节肿痛,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能抑制炎症反应,塞来昔布胶囊对胃肠刺激较小。需监测肝肾功能。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可快速控制急性炎症,甲泼尼龙片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关节腔注射。长期使用需预防骨质疏松。
3、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片是基础用药,来氟米特片可延缓骨破坏,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适用于轻度患者。需定期检查血常规。
4、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靶向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托珠单抗注射液阻断白细胞介素-6受体,依那西普注射液融合蛋白调节免疫。用药前需筛查结核。
建议保持关节保暖,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疼痛急性期减少负重活动。
痛风患者可通过便携式尿酸检测仪、医院静脉抽血、尿液尿酸检测、关节液穿刺四种方式自测尿酸水平,建议结合医生指导选择合适方法。
1、便携检测仪使用指尖血快速检测,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误差,适合日常监测趋势,需定期与医院检测结果比对校准。
2、静脉抽血医院检测血尿酸的金标准,需空腹8小时以上采集静脉血,结果准确可靠,通常与肾功能等指标联合评估。
3、尿液检测通过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判断代谢类型,需严格记录全天尿量并避光保存样本,有助于鉴别尿酸生成过多型或排泄不良型痛风。
4、关节液分析急性发作期抽取关节液镜检,可见针状尿酸钠结晶是确诊依据,属于有创检查但特异性强,通常由风湿科医生操作。
建议痛风患者每周监测1-2次尿酸,控制目标值低于360μmol/L,同时限制高嘌呤饮食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