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胃部多发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调整饮食习惯等方式治疗。胃部多发息肉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黏膜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直径超过5毫米或存在异型增生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常见术式包括高频电切术和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并配合抑酸药物。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橼酸铋钾,疗程为14天。
3、定期随访小于5毫米的增生性息肉可每6-12个月复查胃镜,随访期间出现腹痛、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4、饮食调整减少腌制、烧烤等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摄入量,避免空腹饮酒和暴饮暴食。
胃息肉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合并慢性胃炎或反流性食管炎者需长期管理基础疾病。
胃镜和肠镜可以一起做。联合检查能减少麻醉次数和就诊时间,主要适用于消化道症状排查、高危人群筛查或术前评估等情况。
1、适用人群40岁以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长期胃肠不适患者、便血或消瘦待查者适合联合检查,需由消化内科医生评估指征。
2、检查准备检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前一晚服用清肠药物,胃镜需禁食8小时,肠镜需完成肠道清洁至排出清水样便。
3、操作流程通常先进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全程约30-60分钟,静脉麻醉下可避免不适感,清醒后需观察1-2小时。
4、注意事项检查后2小时可饮水,当天进食温凉流食,避免驾车或高空作业,出现持续腹痛或呕血需立即就医。
联合检查后建议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米汤、蒸蛋等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