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骨折后消肿消淤一般需要14-28天,具体时间与骨折部位、损伤程度及个人体质有关。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和淋巴液渗出形成肿胀淤血。初期24-48小时肿胀达到高峰,此时应进行冰敷收缩血管减少渗出。随后进入炎症反应期,肿胀逐渐减轻但淤血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呈现青紫色。骨折端稳定后7-10天开始进入修复期,淤血逐渐被巨噬细胞吞噬分解,肿胀明显消退。四肢远端骨折如手指脚趾消肿较快,14天左右可见明显改善。承重部位如股骨胫骨因血运丰富可能持续肿胀21-28天。老年人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消肿时间可能延长。恢复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遵医嘱进行适度功能锻炼加速血液循环。
骨折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亮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和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猕猴桃,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格戒烟防止尼古丁影响骨骼愈合,患肢肿胀消退前避免负重活动,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如28天后肿胀仍未明显缓解,可能存在愈合不良或感染风险,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