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1个治疗量血小板一般为200-300毫升,具体容量可能因采集方式、献血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
血小板的采集通常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单次采集的容量会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全血捐献后分离的血小板容量相对固定,而采用机采血小板时,容量会根据献血者血小板计数、体重等指标动态调整。我国规定的1个治疗量血小板需满足血小板总数不低于2.5×10¹¹个,对应容量多在200-300毫升区间。临床输注时,医生会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因素计算实际需要量,成人每次输注1-2个治疗量即可达到治疗效果。血小板制剂在储存时需持续振荡,保存期限为5天,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有凝块或变色。
捐献血小板前需符合健康筛查标准,包括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合格。输注血小板后患者需观察有无发热、过敏等反应,血小板计数较低时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出血。若需反复输注,建议监测血小板抗体产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