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过敏性紫癜肾炎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但部分病例可能迁延不愈。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治疗时机、肾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有关。
1、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型预后较好,90%以上可完全缓解;新月体形成或硬化型可能遗留肾功能损害,需长期随访。
2、治疗时机发病3个月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干预效果最佳,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化,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环磷酰胺、霉酚酸酯。
3、肾脏损伤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克或血肌酐升高者预后较差,需行肾活检评估损伤程度,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等强化治疗。
4、个体差异儿童患者自愈倾向优于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接触过敏原可能诱发复发,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高盐饮食,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变化,出现血尿或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复诊。
尿常规镜检白细胞升高可能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尿路感染细菌入侵尿路上皮引发炎症反应,常见尿频尿急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
2、泌尿系统结石结石摩擦黏膜导致继发感染,多伴腰腹痛。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配合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
3、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常见血尿蛋白尿。需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缬沙坦等药物控制病情。
4、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充血继发感染,常伴会阴胀痛。可选用坦索罗辛、多西环素、塞来昔布等药物综合治疗。
建议检查前清洁外阴避免污染标本,确诊后需足疗程用药并复查尿常规,日常保持充足饮水促进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