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其意义体现在监测糖尿病管理效果、辅助诊断糖尿病、预测并发症风险、指导治疗方案调整四个方面。
1、监测血糖控制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比瞬时血糖更稳定可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效果评价。
2、辅助诊断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可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糖尿病。
3、预测风险数值升高与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概率呈正相关,可早期预警器官损害。
4、指导治疗根据测定结果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或胰岛素方案,帮助实现个体化血糖管理目标。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检测前无须空腹,但需注意贫血等血液疾病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非布司他服用一个月后血尿酸降幅因人而异,通常可降低30-100μmol/L,实际效果受到用药剂量、基础尿酸水平、饮食控制及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影响。
1、用药剂量常规剂量40mg/日降尿酸效果优于20mg/日,但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建议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2、基础尿酸水平初始血尿酸值超过600μmol/L者降幅更显著,轻度升高者可能降幅较小,治疗期间需配合低嘌呤饮食。
3、饮食控制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可增强药效,避免酒精、动物内脏及海鲜等食物,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
4、个体代谢肝脏CYP2C9酶活性差异影响药物代谢速率,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达到目标尿酸值。
治疗期间需每2-4周复查血尿酸,若出现关节疼痛加重可能为尿酸结晶溶解反应,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