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胀气艾灸灸哪个穴位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胀气艾灸灸哪个穴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胀气可通过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公孙穴等穴位缓解。艾灸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胃肠功能紊乱。

1、中脘穴:

位于脐上四寸,属任脉,主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艾灸该穴可健脾和胃,促进胃肠蠕动。

2、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下三寸,属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疾患。艾灸该穴能补益脾胃,缓解腹胀嗳气。

3、内关穴: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属手厥阴心包经,主治胃痛呕吐。艾灸该穴可宽胸理气,调节胃肠神经功能。

4、公孙穴:

位于足内侧缘,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腹胀腹痛。艾灸该穴能健脾化湿,改善胃肠动力障碍。

艾灸前后需注意保暖,避免空腹操作,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避免产气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溃疡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胃溃疡的预防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习惯、控制药物使用、缓解精神压力、定期体检筛查。

1、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过酸或过硬食物,规律进食减少胃酸分泌异常。可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西蓝花、南瓜等保护胃黏膜。

2、慎用药物

非必要情况下避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必须使用时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

3、减压调节

长期焦虑紧张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稳定。

4、病原筛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碳13呼气试验,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

日常注意戒烟限酒,出现上腹隐痛、餐后腹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