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抑郁症患者不配合吃药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用药方案、家庭支持、行为干预、联合治疗等方式改善。抑郁症患者拒绝服药可能与药物副作用、病耻感、认知偏差、治疗信心不足、家庭矛盾等因素有关。
1、心理疏导
由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针对病耻感可采用动机访谈技术,纠正患者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依赖而抗拒服药,需解释抗抑郁药不会成瘾。
2、调整用药方案
若因药物副作用拒药,医生可更换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从帕罗西汀片改为舍曲林片。对吞咽困难者可选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溶液。短期联合使用奥沙西泮片缓解焦虑症状,可能提高服药依从性。
3、家庭支持
家属需避免指责态度,建立服药提醒机制但不强制。可记录患者情绪变化曲线,用客观数据说明药物效果。创造安静的服药环境,将药片分装进便携药盒减少心理压力。
4、行为干预
制定服药奖励机制,完成阶段性治疗后给予正向激励。通过手机APP设置用药提醒,采用七日药盒辅助记忆。对严重拒药患者,初期可由家属监督舌下含服米氮平口崩片。
5、联合治疗
在药物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减少患者对单一治疗的抵触。开展团体心理治疗时,康复病友的服药经验分享更具说服力。对伴有妄想症状者,可短期联用阿立哌唑口崩片控制症状。
家属应定期陪同患者复诊,向医生反馈用药反应。保持饮食均衡并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白天适当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注意观察患者情绪波动,避免储存过量药物。若持续拒药超过两周或出现自伤倾向,须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