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胃癌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饭后饱胀感、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易与普通胃肠不适混淆,需结合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1、上腹隐痛剑突下持续钝痛或灼烧感,进食后可能加重,与胃黏膜受刺激或浅表溃疡有关,早期疼痛多呈间歇性。
2、食欲减退对食物兴趣明显降低,尤其厌恶油腻肉类,可能伴随早饱感,与胃蠕动功能异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相关。
3、饭后饱胀少量进食即产生持续胀满感,常见于胃窦部肿瘤导致胃排空延迟,部分患者会伴发嗳气或恶心。
4、体重下降半年内无诱因体重减轻超过5%,与营养吸收障碍及肿瘤消耗有关,晚期可能伴随贫血或乏力。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完善胃镜筛查,日常出现持续消化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
胃癌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定期筛查、控制感染因素及规范治疗等方式防范和治疗,常见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不良饮食及遗传因素。
1、调整饮食减少高盐、腌制及烟熏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长期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2、定期筛查40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中晚期需结合手术和化疗。
3、控制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39%胃癌风险。感染者需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
4、规范治疗进展期胃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靶向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化疗药物可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
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等症状及时就医,胃癌高危人群建议进行遗传风险评估和肿瘤标志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