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小孩接种乙肝疫苗需注意接种时间、禁忌症、接种后护理和不良反应监测,主要事项包括接种程序、健康状况评估、局部护理和异常反应处理。
1、接种程序家长需按0-1-6月方案完成三针接种,首针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二针与首针间隔1个月,第三针与首针间隔6个月。
2、健康评估家长需确认孩子接种当日无发热、急性疾病或严重过敏史,早产儿需体重达标后再接种,免疫缺陷儿童需医生评估后决定。
3、局部护理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不要搔抓或热敷针眼,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4、反应监测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持续哭闹、高热或皮疹,轻度红肿可冷敷处理,体温超过38.5℃需及时就医。
接种后建议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联系接种单位或儿科医生。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儿童时期感染甲肝后,预后通常良好,主要通过支持治疗、饮食调整、肝功能监测、疫苗接种等方式促进恢复。
1、支持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机体代谢平衡。
2、饮食调整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
3、肝功能监测定期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观察肝脏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
4、疫苗接种康复后建议接种甲肝疫苗获得持久免疫力,接触高危人群前可加强免疫接种。
甲肝康复后通常无后遗症,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