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及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及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与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遗传因素、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2周,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动作,减轻椎间盘压力。可配合仰卧位双膝屈曲或侧卧位屈髋屈膝的体位缓解疼痛。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改善肌肉痉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有助于修复神经损伤。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可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理疗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减轻压迫,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热敷或冷敷可临时缓解症状,急性期用冰敷,慢性期用热敷。康复训练如麦肯基疗法、核心肌群锻炼能增强腰椎稳定性。

4、微创手术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适用于单侧神经根受压者,通过7毫米切口摘除突出髓核。椎间盘射频消融术通过热凝缩小突出物。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术后康复训练,避免复发。

5、开放手术

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严重突出伴椎体不稳者,需植入椎弓根螺钉和融合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保留节段活动度。开放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马尾综合征或进行性肌力下降者,术后需3-6个月康复期。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使用腰靠垫。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BMI建议维持在18.5-24。加强腰背肌锻炼如游泳、平板支撑,但避免仰卧起坐等屈曲动作。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进行性肌力减退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会引起屁股疼吗

脊髓型颈椎病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屁股疼。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上肢麻木、无力、精细动作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下肢踩棉花感或行走困难。屁股疼可能与腰椎疾病、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其他问题有关。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增厚等因素压迫脊髓所致,典型症状集中在颈部和四肢。早期可能仅有颈部不适,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手部灵活性下降、持物不稳,后期可能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但疼痛通常不放射至臀部区域。若患者同时存在腰椎退行性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则可能出现臀部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此时需通过磁共振成像明确责任病灶。

屁股疼常见于腰椎相关疾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髓核压迫神经根会导致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改变体位可能加重或缓解症状。梨状肌综合征因肌肉痉挛卡压坐骨神经,也会表现为臀部深部疼痛并向下肢后侧放射,髋关节旋转动作可能诱发疼痛。此外,骶髂关节炎、臀肌筋膜炎等局部病变均可导致臀部疼痛,需结合体格检查与影像学鉴别诊断。

若出现不明原因屁股疼伴随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警惕马尾综合征等急症。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腰椎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应避免久坐硬质座椅,注意腰部保暖,适度进行臀桥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