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核心在于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降低颅内压,同时针对可能的并发症进行支持性治疗。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1、抗病毒治疗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首要措施。最常用的药物是阿昔洛韦Acyclovir,成人常规剂量为每次10-15、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疗程通常为14-21天。阿昔洛韦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从根本上阻止脑组织的进一步破坏。但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因为阿昔洛韦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对个别无法耐受阿昔洛韦的患者,可选择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作为替代药物。
2、减轻颅内压
脑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升高状况,需采取措施来避免脑疝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临床上常使用甘露醇或呋塞米来快速减少脑水肿;必要时,可通过脑脊液引流术等介入手段对颅内压进行进一步的控制。需要避免头部低位和过度刺激,以减少对颅内压的影响。
3、支持性治疗
针对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引发的全身问题,支持性治疗十分必要。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可根据病情使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若出现呼吸衰竭,需及时采用呼吸机支持;因高热和昏迷而出现水电解质失衡时,应通过静脉输液及时补充。感染控制同样重要,防止继发性感染的发生。
4、康复与随访
即使抗病毒治疗成功,部分患者可能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康复阶段需要配合神经康复治疗,包括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同时,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或病情复发。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急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一旦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或癫痫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尽早排除或诊断该病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怎么引起来的

脑出血可能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压、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容易破裂出血。控制血压是关键,日常需低盐饮食,如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 2、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血管结构异常可能引发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畸形血管或介入栓塞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评估。常见手术方式为开颅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3、动脉瘤:动脉壁局部扩张形成瘤样结构,破裂后导致出血。治疗方法包括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具体选择需结合瘤体位置和患者状况。术后需长期随访,避免剧烈运动。 4、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血友病患者需定期输注凝血因子,白血病患者需化疗或骨髓移植。 5、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头盔、避免高风险活动。一旦发生外伤,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手术清除血肿。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脑出血至关重要。建议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香蕉,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