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的止疼妙招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的止疼妙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疼痛难忍时,常见的止疼方法包括药物止疼、热敷、体位调整等,但医生提醒,这些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根本的解决方案仍然是排石和快速就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同时避免错误的观念延误治疗。
1、使用药物止疼是缓解输尿管结石疼痛的常用方式。
输尿管结石主要引发的症状是剧烈绞痛,针对这一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来缓解炎症和疼痛,或者在医嘱指导下使用肌肉松弛剂如托特罗定以帮助缓解输尿管痉挛。若疼痛过于剧烈,也可以通过注射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来迅速止疼。这些药物需慎重使用,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必须由医生操作,避免副作用和滥用。
2、热敷和足够饮水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排石。
在家中,热敷是缓解轻至中度绞痛的一种简单方法。将热水袋放在腰背部或腹部,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输尿管的痉挛。对于结石直径较小通常小于5mm的患者,多喝温水有助于刺激尿液产生,借助尿液将结石冲出体外。但需注意的是,大量输液、强制喝水等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结石情况,特别是对于已经引起尿路梗阻或感染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处理。
3、合理调整体位有助于减轻痛苦。
输尿管结石导致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结石卡住了输尿管特定部位,导致尿液流通受阻。尝试采取一定的体位如跪趴、侧卧或膝胸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结石的位置,缓解疼痛或促进结石移动。体位调整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不能用力过猛或盲目尝试。该方法仅适合小结石,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解决。
输尿管结石虽有多种止疼方法,但疼痛只是疾病症状的表现,不能因此忽视病因和根本治疗。长时间或反复剧痛、伴随发烧或血尿等警示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采取体外碎石术、内镜取石术或开放取石术等针对性措施。科学管理结石需同时配合饮食调整,如减少高盐、高嘌呤食物,多喝水预防结石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输尿管结石的症状

女性输尿管结石的症状可能包括腰腹疼痛、血尿、尿频尿急,以及严重时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发热感染,建议一旦出现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防止病情加重。 1、腰腹疼痛 输尿管结石的典型症状是突发且剧烈的腰腹部刺痛。这种疼痛通常从腰部放射到下腹部或大腿内侧,与体位改变无关,且多呈周期性发作。这是因为结石阻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流通受阻而引起泌尿系统的强烈痉挛。对于缓解疼痛,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或布洛芬。如果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就诊以排查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血尿 血尿是输尿管结石引起的另一个常见症状。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可能磨损尿路黏膜,导致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或仅在显微镜下侦测到红细胞的显微镜血尿。若发现血尿伴随腰腹疼痛发生,基本可以判断尿路结石可能性较大。持续血尿需特别注意感染风险,建议多喝水每天摄入2000-3000毫升水稀释尿液浓度,减少进一步伤害。 3、尿频尿急与排尿困难 输尿管结石可以刺激泌尿系统黏膜,导致尿频、尿急感甚至尿痛,或因结石阻塞尿流而造成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例如膀胱炎或尿道炎混淆,因此出现类似表现时,需通过尿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不要忽视病情,避免延误治疗。 4、恶心呕吐与发热感染 如果结石长期阻塞输尿管,可能继发肾积水、肾盂肾炎等问题,患者会伴随恶心、呕吐甚至发热的症状。这是因为尿液积聚引起感染,从而对全身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积极治疗十分必要。对于严重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广谱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控制炎症,同时根据影像学检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体外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或小切口手术等方式移除结石。 发现输尿管结石的症状时,早期及时干预非常重要。轻微症状可通过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促进结石自然排出,同时避免摄入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可乐等。若症状较重,则需按照医生建议接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清除结石。牢记定期健康检查,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泌尿系统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