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股骨骨折术后怎么康复锻炼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股骨骨折术后怎么康复锻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股骨骨折术后可通过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训练、平衡训练、有氧运动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股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

1、肌肉等长收缩训练

术后早期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通过绷紧大腿前侧肌肉保持5-10秒再放松,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血液循环。训练时应保持手术部位稳定,避免引起疼痛。每天可重复进行3-4组,每组10-15次。

2、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医生允许后可开始髋膝关节被动活动,使用CPM机或由康复师辅助进行缓慢屈伸运动。随着愈合进展可转为主动活动,如仰卧位滑墙训练、坐位屈膝等动作,逐步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训练时需控制幅度避免剧烈疼痛。

3、负重训练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阶段进行,初始阶段采用双拐部分负重行走,逐渐过渡到单拐、手杖直至完全负重。负重程度需严格遵医嘱,通常术后6-8周开始部分负重,12周后视复查结果决定是否完全负重。

4、平衡训练

包括单腿站立、平衡垫训练、重心转移等练习,可改善本体感觉和协调性。建议在保护下进行,初期可扶靠稳固物体,逐步减少支撑。每次训练10-15分钟,注意预防跌倒风险。

5、有氧运动

骨折愈合中后期可进行游泳、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肌力。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水温保持30-32℃为宜,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

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训练中出现肿胀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并就医。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避免吸烟饮酒。保持适度活动与充分休息的平衡,夜间可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康复全程需在专业医师和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增加训练强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面部痉挛最佳治疗方法

面部痉挛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心理调节等方式治疗。面部痉挛通常由面神经受压、脑血管病变、精神压力、面部外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片200mg/次,每日2次、苯妥英钠片100mg/次,每日3次、氯硝西泮片0.5mg/次,每日2次。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传导,缓解肌肉痉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 2、肉毒素注射:肉毒素注射是常用治疗方法,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减少肌肉收缩。注射部位通常为眼周、口周等痉挛区域,效果可持续3-6个月,需定期重复注射。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电刺激等方法。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可放松面部肌肉,减轻痉挛;电刺激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神经,改善肌肉功能。 4、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肉毒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微血管减压术和面神经切断术。微血管减压术通过解除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改善症状;面神经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纤维,减少肌肉痉挛。 5、心理调节:面部痉挛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调节尤为重要。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症状。 面部痉挛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适当进行面部肌肉放松训练,如皱眉、微笑、鼓腮等动作,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