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规范用药、增强体质、定期监测等方式预防和治疗,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减少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清洁,使用防螨寝具,外出佩戴口罩降低发作概率。
2、规范用药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快速缓解症状,控制期需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或孟鲁司特钠,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增强体质适度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寒冷天气注意保暖,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
4、定期监测使用峰流速仪记录呼气峰值流量,定期复查肺功能,出现夜间憋醒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合并鼻炎或胃食管反流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
嗓子发干可能由环境干燥、用嗓过度、鼻咽部炎症、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湿度、减少发声、抗炎治疗、控制血糖等方式缓解。
1. 环境干燥空气湿度低会导致黏膜水分蒸发过快,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暖气环境。
2. 用嗓过度持续说话或发声不当会使喉部黏膜充血,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需注意发声休息,每小时饮水100-200毫升滋润咽喉。
3. 鼻咽炎症可能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痒、异物感,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复方硼砂溶液、地喹氯铵含片等药物。
4. 代谢疾病可能与糖尿病、尿崩症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多饮多尿,需监测血糖并服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控制原发病。
日常可饮用罗汉果茶或蜂蜜水润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续两周未缓解需排查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