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总胆固醇的最高值不能超过6.5,低密度脂蛋白最好不要超过2.2,如果超过此值,发生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尤其是缺血性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要养成每天坚持足量的运动,控制肥胖体质,坚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也要尽量不喝或少喝酒,尽量不吃油炸烧烤食品。可以选择他汀类的药物治疗,正常的范围是3.7-5.2。低密度脂蛋白一般来说参考范围就是0.72到2.5,每一家检测机构,它的检查都有一定的区别,它的参考范围都是根据同一个地区来进行判断的,根据结果后面的正常参考数值分析就可以了解。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状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和溃疡坏疽。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外伤和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皮肤苍白或发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酸胀或无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发生在小腿后侧,严重时可累及大腿和臀部。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与下肢肌肉缺血有关,通常在行走时肌肉耗氧量增加,但狭窄或闭塞的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肌肉缺氧。患者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以及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改善症状。

2、静息痛

静息痛是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加重的表现,患者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下肢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或抬高患肢时加重。静息痛通常提示下肢严重缺血,可能伴随皮肤温度降低和感觉异常。静息痛的发生与动脉完全闭塞或侧支循环不足有关,患者需抬高下肢以减轻疼痛,并遵医嘱使用盐酸沙格雷酯片、前列地尔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血管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3、皮肤温度降低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可导致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触摸时可感觉明显冰凉。皮肤温度降低是由于动脉血流减少,无法为皮肤提供足够的热量。患者可能同时出现下肢苍白或发绀,严重时皮肤变薄、干燥和脱屑。皮肤温度降低提示下肢缺血较重,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冻伤,并遵医嘱使用贝前列素钠片、西洛他唑片等扩血管药物。定期监测皮肤变化,防止溃疡形成。

4、皮肤颜色改变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可引起皮肤颜色改变,表现为苍白、发绀或发红。皮肤苍白通常在抬高下肢时明显,发绀则多见于下垂时。皮肤颜色改变与血流灌注不足和静脉淤血有关,严重时可出现网状青斑或花斑样改变。患者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并遵医嘱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若皮肤出现溃疡或坏死,需及时就医处理。

5、溃疡坏疽

溃疡坏疽是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皮肤破溃、组织坏死和感染。溃疡多发生在足趾、足跟或踝部,初期为小面积皮肤缺损,逐渐扩大并加深,严重时可累及肌肉和骨骼。坏疽通常提示下肢严重缺血,可能伴随剧烈疼痛和恶臭。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截肢手术。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患者需注意日常护理,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高脂高盐饮食。适当进行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下肢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和感染。定期复查血管超声或CT血管造影,监测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溃疡,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