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儿童发热38摄氏度属于低热,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疫苗接种反应、幼儿急疹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伴随症状。
1、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鼻塞咳嗽,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2、胃肠炎进食不洁食物引发呕吐腹泻,家长需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
3、疫苗接种接种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家长需多喂温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4、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常见于6-18月龄,热退后出现玫瑰色皮疹,家长需避免捂热,可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
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发热期间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若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需及时就医。
小儿厌食症需调整饮食结构,可适量食用山楂、山药、小米粥、南瓜等易消化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复合维生素B片、胰酶肠溶胶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等药物。
1、食物选择山楂富含有机酸能促进胃液分泌,山药含淀粉酶适合脾胃虚弱患儿,小米粥富含B族维生素可调节胃肠功能,南瓜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
2、进食方式采用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每餐间隔2-3小时。家长需固定进餐时间,避免餐前1小时提供零食或饮料。
3、烹饪要求食物应切碎煮烂,避免油炸、辛辣刺激。家长需将食物做成卡通造型或鲜艳配色,增加儿童进食兴趣。
4、营养搭配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家长需注意锌、铁等微量元素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避免强迫喂食造成逆反心理,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若体重持续不增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