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肺炎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气道痉挛并促进药物直达病灶。雾化治疗的作用主要有直接给药、减轻炎症、改善通气、降低黏液黏稠度、减少全身副作用。
雾化能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直接作用于肺部病变部位。这种方式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抗感染效果,尤其适用于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
糖皮质激素类雾化药物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减轻黏膜水肿和渗出。对于病毒性肺炎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或细菌性肺炎伴随支气管痉挛的情况,可选用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等药物控制炎症进展。
支气管扩张剂通过雾化吸入能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改善氧合功能。肺炎患者出现喘息、呼吸困难时,使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可扩张细小支气管,增加肺泡通气量,缓解低氧血症症状。
乙酰半胱氨酸等黏液溶解剂经雾化后可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降低分泌物黏滞度。这对老年肺炎患者或儿童肺炎伴痰液黏稠难以咳出者尤为重要,能有效预防痰栓形成和肺不张。
雾化给药途径可避免口服或注射药物的首过效应,减少对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例如哮喘合并肺炎患者使用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时,药物主要沉积在肺部,全身吸收量少,不易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
肺炎患者雾化期间需保持半卧位,雾化后及时漱口清洁口腔。每日雾化2-3次为宜,单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长时间雾化导致气道湿化过度。治疗期间观察痰液性状变化,若出现胸闷加重或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配合拍背排痰、适量饮水等措施能增强雾化效果,症状无改善或持续发热需复查胸部影像学。
咳嗽咳白痰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有关。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多为白色黏稠状。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室内湿度。
2、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刺激引发气道慢性炎症,晨起白痰量多。需戒烟并配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多索茶碱等药物控制病情。
3、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导致黏液分泌亢进,白色泡沫痰伴喘息。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孟鲁司特等药物进行抗炎平喘治疗。4、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刺激咽喉部产生反射性咳嗽,痰液清稀量少。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配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等药物抑制胃酸。
持续咳白痰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可饮用罗汉果茶或蜂蜜水润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