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胃肠穿孔通常建议优先选择CT或X线检查,B超可作为辅助手段但存在局限性。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有CT平扫、立位腹平片、超声检查、腹腔穿刺。
1、CT平扫: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游离气体和穿孔位置,准确率超过90%,是当前首选检查方法。
2、立位腹平片:通过膈下游离气体判断穿孔,操作简便且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急诊初步筛查。
3、超声检查:对游离气体检出率约60%,受肠气干扰明显,多用于评估腹腔积液量及引导穿刺。
4、腹腔穿刺:当影像学结果不明确时,穿刺抽出消化液或脓液可确诊,但属于有创操作。
确诊胃肠穿孔后需禁食并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急诊手术修补,延迟治疗可能导致严重腹膜炎。
胃黏膜保护剂是一类通过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修复或中和胃酸来防治胃部疾病的药物,主要有铝碳酸镁、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瑞巴派特等。
1、铝碳酸镁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适用于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可能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
2、硫糖铝硫糖铝能与溃疡面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层,常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需注意可能引起口干和便秘。
3、胶体果胶铋胶体果胶铋可在酸性环境下形成保护性薄膜,多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长期使用可能使舌苔染色。
4、瑞巴派特瑞巴派特通过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保护作用,适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偶见肝功能异常。
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需遵医嘱,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服,同时注意饮食清淡、规律作息以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