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艾滋病不带套发生性行为存在较高传染概率,但并非绝对。传播风险主要与病毒载量、黏膜破损、性行为方式、暴露后阻断等因素有关。
1. 病毒载量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病毒后可大幅降低传播风险。
2. 黏膜破损生殖器黏膜存在溃疡或炎症时,病毒更易通过破损处侵入,增加感染概率。
3. 性行为方式肛交传播风险最高,阴道交次之,口交风险较低但仍有理论传播可能。
4. 暴露后阻断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需连续用药28天。
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日常坚持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暴露后应尽快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评估阻断治疗必要性。
手上出现小红点多数情况下与艾滋病无关,常见原因包括皮肤过敏、湿疹、蚊虫叮咬或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艾滋病相关皮疹通常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1. 皮肤过敏接触洗涤剂、金属等致敏物质可能导致手部红点,表现为瘙痒性丘疹。避免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可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或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2. 湿疹手部湿疹常见于频繁接触水或刺激物的人群,表现为红斑、丘疹伴脱屑。保持皮肤湿润,减少刺激,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或口服依巴斯汀片。
3. 蚊虫叮咬昆虫叮咬后局部释放组胺,形成红色丘疹伴瘙痒。冷敷可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口服苯海拉明片。
4. 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受外力摩擦或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针尖样红点。通常无须治疗,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管脆性。
若红点持续增多或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疾病。日常避免抓挠,保持手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