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止呕吐按摩方法有哪些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止呕吐按摩方法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止呕吐的按摩方法包括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的按压,这些穴位通过刺激经络,可以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同时结合腹部舒缓按摩效果更佳。
1、合谷穴按摩
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肌肉隆起部分。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该部位,以适中的力度按揉1-2分钟。此方法可以缓解因肠胃问题或压力引起的呕吐。然而,孕妇建议避免使用合谷穴,以免引起宫缩。
2、内关穴按压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沿大筋旁约3横指的位置。该穴是常用的缓解呕吐的穴位,尤其对晕车、晕船以及怀孕早期的孕吐效果显著。按压时,用拇指轻揉该部位,力度适中,操作1-2分钟后可明显感觉呕吐感有所缓解。
3、足三里穴刺激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四横指处,靠近胫骨外缘。按揉此部位1分钟,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因胃肠不适引起的呕吐。按摩力度适中,能增强消化功能,防止进一步恶化。
4、腹部舒缓按摩
如果呕吐感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可以尝试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轻柔按摩,这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恶心症状。用掌心包覆腹部轻压,并缓慢移动,以减少不适感和胃部压力。
对于频繁呕吐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的情况如腹痛、脱水、昏厥,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贻误治疗。按摩可作为缓解措施,但严重情况需结合药物治疗或其他专业医疗手段,如使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静脉补液或胃镜检查以查明原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溃疡性结肠炎最佳药

溃疡性结肠炎可通过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治疗。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日2.4-4.8g,分次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日3-6g,分次口服。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常用药物为泼尼松每日20-40mg,口服或氢化可的松每日100-300mg,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患者,常用药物为硫唑嘌呤每日1.5-2.5mg/kg,口服或环孢素每日2-4mg/kg,静脉注射。 1、氨基水杨酸: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是常用药物,能够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美沙拉嗪每日剂量为2.4-4.8g,分次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日剂量为3-6g,分次口服。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能够快速控制炎症。泼尼松每日剂量为20-40mg,口服;氢化可的松每日剂量为100-300mg,静脉注射。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和环孢素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患者,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复发。硫唑嘌呤每日剂量为1.5-2.5mg/kg,口服;环孢素每日剂量为2-4mg/kg,静脉注射。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用于传统治疗无效患者,能够靶向抑制炎症因子。英夫利昔单抗每次剂量为5mg/kg,静脉注射;阿达木单抗每次剂量为40mg,皮下注射。用药前需进行结核筛查。 5、其他药物:益生菌和止泻药可作为辅助治疗,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腹泻症状。常用益生菌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日2-3次,每次2粒;常用止泻药为洛哌丁胺每日2-4mg,口服。 饮食方面建议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护理方面需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定期复查肠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