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结石疼痛可通过调整体位、局部热敷、药物镇痛、适度运动等方式快速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泌尿系统痉挛、继发感染、梗阻性肾积水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输尿管压力,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痉挛。肾结石患者可尝试健侧卧位,输尿管结石建议半坐位缓解坠胀感。
2、局部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可缓解平滑肌痉挛,但对感染性结石需谨慎使用。
3、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盐酸曲马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物。药物可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与输尿管痉挛。
4、适度运动进行跳跃、爬楼梯等动作利用重力促进结石位移。运动需在疼痛耐受范围内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黏膜损伤出血。
疼痛缓解后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结石位置与大小,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
肾结石1.1厘米通常可通过输尿管镜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中可能留置双J管或肾造瘘管等体内引流管。是否需要插管主要与结石位置、是否合并感染、术后水肿风险等因素有关。
1、输尿管镜碎石术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术中可能留置双J管帮助引流,防止输尿管狭窄或结石碎片堵塞。
2、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肾盂结石,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引流血尿,通常保留5-7天。
3、结石位置影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更需留置导管,避免术后尿路梗阻导致肾积水。
4、并发症预防合并尿路感染或术中出血较多时,插管可降低败血症和尿外渗风险。
术后需多饮水促进排石,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遵医嘱定期复查确认导管拔除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