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膀胱全切术后多数患者无须化疗,主要与肿瘤分期局限、手术彻底清除病灶、病理类型低危、术后定期随访监测等因素有关。
1、肿瘤分期局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早期肌层浸润性癌,完整切除后转移概率低,术后以膀胱灌注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吡柔比星、表柔比星、卡介苗等。
2、手术清除彻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已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淋巴组织,辅助治疗更倾向放疗而非化疗,需结合病理报告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3、病理类型低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较低,复发风险小,术后可通过定期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无须常规化疗干预。
4、随访监测替代术后每3-6个月进行尿脱落细胞学、CT尿路造影等检查,能早期发现复发迹象,此时再针对性制定放化疗方案更为合理。
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减少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并遵医嘱完成后续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计划。
多数情况下男性不育难以自行恢复,主要与精子生成障碍、生殖道梗阻、激素异常、遗传缺陷等因素有关。
1、精子生成障碍长期高温环境接触或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生精功能受损,表现为少精或无精症。需通过阴囊降温、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药物可选用左卡尼汀、维生素E、辅酶Q10改善精子质量。
2、生殖道梗阻附睾炎或输精管结扎术后可能造成精液输送通道阻塞,常伴随射精量减少。需进行显微外科吻合术解除梗阻,药物可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
3、激素异常垂体瘤或睾丸功能减退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伴随性欲低下。需补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睾酮制剂,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4、遗传缺陷克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会永久影响生精能力,多表现为无精症。可通过睾丸穿刺取精结合辅助生殖技术解决,但无法通过药物逆转染色体缺陷。
建议避免吸烟酗酒等损害精子行为,规律作息并保证锌硒等微量元素摄入,确诊后需在生殖医学中心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