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结果主要包含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五项指标,通过数值变化可判断感染状态及免疫水平。
1、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数值高低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需结合其他指标评估传染性。
2、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具有免疫力,数值大于10mIU/ml视为有效保护,常见于疫苗接种后或康复期。
3、e抗原: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数值升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需警惕肝炎活动。
4、e抗体:阳性可能预示病毒复制减弱,但需结合DNA检测排除变异株感染,数值波动需动态监测。
5、核心抗体:阳性可区分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IgM型提示急性期,IgG型多见于慢性感染或恢复期。
建议携带完整报告至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医生将结合肝功能、病毒DNA等结果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数值延误诊疗。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腮腺肿胀、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治疗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对症支持、隔离休息、并发症管理等方式进行。
1、腮腺肿胀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呈特征性表现,触痛明显,可能伴随颌下腺或舌下腺受累。治疗需局部冷敷缓解肿胀,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2、发热多数患者出现38-40℃中高热,持续3-7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3、头痛病毒血症引起颅内血管扩张导致头痛,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保持环境安静,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
4、并发症可能引发睾丸炎、卵巢炎或脑膜炎,表现为对应部位疼痛或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用更昔洛韦。
患病期间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选择流质或软食,避免公共场合活动。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