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宝宝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烧、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发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刺激皮肤。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
3、药物退烧: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避免阿司匹林等儿童禁用药。
4、及时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抽搐等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诊。
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捂热。发热期间暂停疫苗接种,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
宝宝过敏性咳嗽的症状主要有早期刺激性干咳、夜间或晨起加重、运动后咳嗽加剧、伴随鼻部或皮肤过敏反应。
1、早期干咳:初期表现为无痰的刺激性干咳,家长需注意观察咳嗽频率是否与环境变化相关,如接触花粉、尘螨后发作。
2、昼夜规律: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可能影响睡眠,家长需保持卧室湿度适宜,避免使用绒毛玩具等过敏原载体。
3、运动诱发:剧烈活动后咳嗽明显,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在干燥寒冷环境中奔跑,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
4、过敏伴随:常合并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或湿疹瘙痒等皮肤表现,家长需记录过敏史并及时就医排查诱因。
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喘息声,建议家长带孩子至儿科或呼吸科进行过敏原检测与肺功能评估,日常注意避免接触毛绒宠物及二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