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有什么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郝盼盼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由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心血管器械植入等因素引起。

1、口腔感染:

龋齿或牙周炎可能导致细菌入血,引发心内膜感染。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急性期需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2、皮肤感染:

皮肤破损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经血行播散。需及时消毒处理伤口,严重感染者可使用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

3、泌尿系统感染:

导尿管相关感染或尿路结石可能成为感染源。需治疗原发病,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4、心血管器械植入:

人工瓣膜或起搏器植入术后可能发生表皮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定植。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发热需排查感染,必要时移除植入物。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口腔检查,避免皮肤损伤,侵入性操作前后规范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最好的治疗低血压的方法有什么

治疗低血压的方法有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适度运动和药物治疗。

1、调整饮食

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压,适量食用含钠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坚果等,同时保证均衡营养。

2、增加水分

每日饮用足够水分可扩充血容量,改善低血压症状,建议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3、适度运动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增强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4、药物治疗

严重低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氟氢可的松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收缩血管或增加血容量发挥作用。

低血压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起床时动作缓慢,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