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婴儿出生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安全有效的阻断措施。乙肝母婴阻断方案主要有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母亲孕期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选择和母乳喂养评估。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在不同部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通过主动加被动免疫形成双重保护。
母亲妊娠中晚期若病毒载量较高,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降低宫内感染概率。
剖宫产不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自然分娩时需做好新生儿呼吸道清理,避免产道分泌物接触。
母亲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新生儿完成联合免疫后,可进行母乳喂养,但乳头皲裂时应暂停。
家长需按时带婴儿完成后续乙肝疫苗接种,并在7-12月龄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认阻断效果。
脂肪肝合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多数情况下可以要孩子,但需结合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肝功能状态、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母婴传播风险及妊娠期并发症概率。
轻度脂肪肝且肝功能正常时妊娠风险较低,若存在转氨酶持续升高需先干预。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但需检测HBV-DNA排除隐匿性感染。
单纯抗体阳性无病毒复制时传播概率极低,妊娠期间仍需定期监测抗体滴度。
中重度脂肪肝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风险,需营养科与产科联合管理。
建议孕前完善肝弹性检测、病毒学检查,妊娠期加强肝功能监测并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