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具体可包括持续悲伤、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自责或无价值感、注意力下降、自杀意念等。抑郁症的症状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躯体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表现为闷闷不乐、悲痛欲绝,甚至出现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或易激惹状态,对日常活动丧失愉悦感。这种情况可能与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有关,需通过心理评估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确诊。
患者对既往热衷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包括社交回避、放弃爱好、性欲减退等表现。这种快感缺失症状属于抑郁症核心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情感麻木。临床常用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需配合行为激活疗法。
表现为思考速度减慢、决策困难、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伴有反应迟钝、言语减少等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这类症状与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相关,严重时可达假性痴呆程度。文拉法辛缓释片等双通道抗抑郁药可能改善认知症状,但需警惕药物引起的注意力障碍副作用。
约60%患者首发症状为躯体不适,包括非特异性头痛、慢性疼痛、消化功能紊乱、心悸胸闷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这类症状容易误诊为躯体疾病,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问题。米氮平片对伴随失眠和食欲改变的躯体症状效果较好,但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重度抑郁患者可能出现自杀意念、自伤行为或自杀未遂,尤其伴有绝望感、妄想症状或物质滥用时风险更高。这类情况属于精神科急诊,需立即采用危机干预措施。除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外,必要时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快速控制症状。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家属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患者独处或接触危险物品,定期陪同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当出现明显的自杀倾向或拒食等情况时,须立即送往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