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窒息怎么办?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窒息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窒息可通过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新生儿窒息通常由羊水吸入、脐带绕颈、早产、宫内感染、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

1、清理呼吸道

新生儿窒息时需立即清理呼吸道,将婴儿头低位放置,用吸球或吸痰管清除口鼻分泌物。若存在胎粪污染,需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内吸引。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呼吸道通畅后多数轻度窒息可缓解。

2、人工呼吸

清理呼吸道后若无自主呼吸,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采用气囊面罩通气,频率40-60次/分钟,压力20-30cmH2O。通气时观察胸廓起伏,避免过度通气。持续30秒后评估心率,若心率仍低于60次/分钟需配合胸外按压。

3、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需以3:1比例配合进行。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3处,深度为胸廓前后径1/3,频率90次/分钟。每30秒评估心率恢复情况,直至心率超过60次/分钟。操作时注意手指不要离开胸壁,避免肋骨骨折。

4、药物治疗

严重窒息可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等药物。肾上腺素通过静脉或气管给药,用于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钟的情况。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纳洛酮用于逆转麻醉药物导致的呼吸抑制。

5、手术治疗

先天性畸形如膈疝、气管食管瘘等导致的窒息需紧急手术。术前需稳定生命体征,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测呼吸循环功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适宜环境温度,延迟首次喂养时间。母乳喂养需在医生评估后逐步开始,喂养时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家长需学会正确喂养姿势及呛奶应急处理,避免再次发生窒息。出院后遵医嘱进行生长发育随访,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会咳嗽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但并非主要表现。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咽峡部疱疹、发热、拒食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出现咳嗽可能与咽部疱疹破溃后局部刺激有关。病毒侵袭咽部黏膜形成疱疹,破溃后产生溃疡面,可能刺激咽喉引发反射性干咳。部分患儿可能因吞咽疼痛导致唾液滞留咽喉,诱发呛咳。咳嗽通常为间歇性干咳,较少伴随痰液或喘息。

少数情况下咳嗽可能提示并发症。若患儿出现持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或声音嘶哑,需警惕合并急性喉炎或支气管炎。免疫低下患儿可能出现病毒向下呼吸道扩散,引发细支气管炎或肺炎。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出现咳嗽时,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冷空气或烟雾刺激。可少量多次喂温水缓解咽喉不适,但禁止强行喂食。若咳嗽影响睡眠或伴随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患儿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患病期间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