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1、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后。关节疼痛早晨较重,白天和夜晚趋轻。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围的组织,可引起关节的疼痛。2、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患者会感觉到关节疼痛,肌无力等。这是骨质疏松的症状之一。3、软骨损伤。半月板等软骨损伤也是引起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在半月板损伤的情况下,如果突然向内向外旋转关节,可能会造成半月板撕裂,从而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4、关节滑膜炎。关节疼痛是关节滑膜炎的症状之一,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关节积液,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压痛等。如果是膝关节积液,为了避免病情加重,不能做伸膝运动、被动极度屈曲。5、痛风。痛风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对于中年人来讲,男性痛风较多,而对于老年人来讲,女性痛风发作也很常见,最主要的原因是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嘌呤代谢有影响。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和慢性关节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亢碘131治疗方法

甲亢碘131治疗可通过放射性碘摄取、甲状腺功能抑制、症状缓解、定期随访、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进行。甲亢通常由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碘摄入过多等原因引起。 1、放射性碘摄取:碘131通过口服进入体内,被甲状腺组织摄取并释放放射性射线,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治疗前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甲状腺功能抑制:碘131治疗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能伴随甲状腺功能减退。此时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日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通常从25-50微克开始,逐步增加至维持剂量。 3、症状缓解:碘131治疗后,甲亢症状如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逐渐缓解。治疗初期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加重,需密切观察,必要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控制症状。 4、定期随访:碘131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水平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随访频率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通常每3-6个月一次,持续1-2年。 5、生活方式调整:碘131治疗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碘131治疗后,患者需长期关注甲状腺功能,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应避免高碘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运动方面,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