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脑部血液淤塞会导致中风吗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部血液淤塞会导致中风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是会的。大家所说的中风通常指的就是脑中风,是一组因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所以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就是脑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就是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造成脑中风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狭窄的血管管腔就会阻碍血液的流动,血液不流动了以后,就会形成血栓。血栓阻碍住了血管以后,就会引起脑中风,无论是脑梗塞还是脑出血,都与血液流动过慢是有关系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灸中脘肚子咕咕响怎么办?

艾灸中脘时肚子咕咕响可通过调整艾灸时间、热敷腹部、调整呼吸、补充水分、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肚子咕咕响可能与胃肠蠕动增强、穴位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胃肠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艾灸时间

艾灸中脘穴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刺激胃肠蠕动加快。建议单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体质敏感者缩短至10分钟。艾灸过程中出现肠鸣音亢进时可暂停操作,待症状缓解后继续。初次艾灸者应采用温和灸法,避免使用直接灸或瘢痕灸等强刺激方式。

2、热敷腹部

用40-45℃热水袋热敷脐周可缓解肠管痉挛,减轻肠鸣音。热敷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烫伤,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艾灸后胃肠平滑肌过度收缩现象。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效果更佳,但禁止在饱腹状态下操作。

3、调整呼吸

采用腹式呼吸能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减少胃肠蠕动频率。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呼吸频率保持在每分钟6-8次。艾灸过程中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憋气或呼吸过浅。呼吸训练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艾灸引发的肠道高反应状态。

4、补充水分

饮用35-38℃的温开水能中和艾灸的热效应,每次小口啜饮100-150毫升。水中可加入少量陈皮或山楂帮助理气消食。避免饮用凉水刺激胃肠黏膜,禁止空腹艾灸后立即大量饮水。适度补水能维持肠道内容物湿度,减少气体产生和肠鸣音。

5、就医检查

持续肠鸣音亢进伴腹痛腹泻需排查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胃肠镜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炎症或器质性病变,碳13呼气试验能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艾灸后出现肠鸣音属于常见反应,日常应注意保持腹部保暖,避免食用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艾灸前后1小时内不宜进食,操作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6-28℃。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灸治疗,自行操作时需严格控制艾条与皮肤距离。若肠鸣音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呕吐便血,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诊消化内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