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关节镜术后疼痛可通过冷敷、药物镇痛、抬高患肢、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关节镜术后疼痛通常由手术创伤、炎症反应、关节内积液、肌肉痉挛、神经敏感等原因引起。
1、冷敷
术后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降低局部代谢速率从而减轻疼痛。注意避免皮肤冻伤,需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对急性炎症期疼痛效果显著,超过72小时后建议改用热敷。
2、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氨酚羟考酮片等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警惕消化道出血、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
3、抬高患肢
术后将手术肢体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持续抬高可减轻关节肿胀和张力性疼痛,尤其适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夜间睡眠时可使用枕头支撑,白天活动间隙也应保持抬高位。注意避免压迫腘窝影响血液循环。
4、康复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早期等长收缩可预防肌肉萎缩,渐进性抗阻训练恢复肌力。训练强度以不引发剧烈疼痛为度,动作需缓慢可控。规范的康复训练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粘连,加速功能恢复。
5、心理疏导
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术后焦虑。疼痛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变对疼痛的灾难化思维,降低疼痛敏感度。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关注疼痛表现。持续剧烈疼痛需排除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术后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早期可在支具保护下进行非负重活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伤口渗液或突发剧痛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