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以及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或增强。
1、室间隔肥厚: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是肥厚型心肌病的典型表现,超声显示室间隔厚度明显增加,通常超过15mm,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大于1.3。这种肥厚可能导致左室流出道狭窄,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
2、左室流出道梗阻:左室流出道梗阻是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超声可观察到左室流出道狭窄,血流速度加快,甚至出现湍流。梗阻程度可通过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来评估,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3、二尖瓣前叶运动: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是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表现,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动,可能与左室流出道梗阻有关。这种运动可能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4、左室舒张功能: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表现之一,超声可观察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左室充盈受限。舒张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和呼吸困难。
5、左室收缩功能: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或增强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之一,超声显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尽管收缩功能正常,但肥厚的心肌可能导致心脏顺应性下降,影响心脏整体功能。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多样,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上腺增生高血压怎么治疗

肾上腺增生高血压可通过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肾上腺增生高血压通常由肾上腺皮质增生、醛固酮分泌过多、遗传因素、长期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1、药物控制:肾上腺增生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螺内酯片25-50mg/次,每日1次、依普利酮片25-50mg/次,每日1次、氨苯蝶啶片25-50mg/次,每日1次。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醛固酮的作用,降低血压。 2、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生活习惯对控制肾上腺增生高血压至关重要。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饮食上应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土豆等。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存在明显肾上腺肿瘤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和开放性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可有效去除病灶,改善高血压症状。 4、心理调节:长期压力是肾上腺增生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建议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5、定期监测:肾上腺增生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上腺功能。建议每月测量血压,每半年进行一次肾上腺激素水平检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肾上腺增生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调节,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护理上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