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呢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发热、关节腔积液、全身乏力等。化脓性关节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需及时就医治疗。

1、关节红肿热痛

关节红肿热痛是化脓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受累关节会出现明显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伴有持续性疼痛。疼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可能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织可能出现肿胀,触痛明显。这些症状通常发展迅速,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加重。

2、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炎症和疼痛,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引起剧烈疼痛,导致患者不敢活动患肢。严重时关节处于强迫体位,如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常表现为屈曲位。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3、发热

多数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发热多为持续性,伴有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发热可能更为明显,部分老年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不出现明显发热。发热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

4、关节腔积液

化脓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腔内炎性渗出增加,形成关节腔积液。积液可使关节肿胀明显,触诊有波动感。关节穿刺可抽出脓性液体,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积液量多时可导致关节活动度进一步受限。

5、全身乏力

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这些症状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脓毒症,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表现。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患肢负重,保持关节功能位。饮食上应保证充足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抵抗感染。急性期过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关节功能永久性损害。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基本原理

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基本原理涉及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以及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胃酸分泌过多会直接侵蚀胃黏膜,而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则使其更容易受到损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它通过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对溃疡的易感性。 1、胃酸过多:胃酸分泌过多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之一。胃酸中的盐酸能够分解食物,但过量分泌会侵蚀胃黏膜,导致溃疡形成。治疗上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剂量为每日20-40mg,分次服用。 2、黏膜防御减弱: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使其更容易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防御功能减弱可能与胃黏膜血流减少、黏液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可使用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剂量为每次1g,每日3-4次,餐前服用。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细菌通过产生氨和毒素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慢性炎症。治疗上采用三联疗法,包括阿莫西林每日1g,分两次服用、克拉霉素每日500mg,分两次服用和质子泵抑制剂,疗程为7-14天。 4、药物刺激: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胃黏膜血流和黏液分泌。治疗上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5、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对消化性溃疡的易感性。家族中有溃疡病史的人群更易患病。治疗上需结合其他病因进行综合干预,同时注意家族史的筛查和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需从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过酸或过甜的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粥、面条等。运动上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以促进胃肠蠕动。生活方式上需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