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喉咙发炎引起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抗感染治疗、补液支持等方式缓解。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咽炎、细菌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优先采用该方法。
2、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可遵医嘱使用,适用于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
3、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配合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4、补液支持多饮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一个月婴儿睡觉总使劲可能由生理性活动、胃肠不适、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缓解。
1. 生理性活动:新生儿睡眠中出现的扭动、使劲属于正常神经反射,与浅睡眠周期较长有关。家长无须过度干预,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即可。
2. 胃肠不适:可能与喂养不当导致肠胀气有关,表现为睡觉时频繁蹬腿、面部发红。家长需采用拍嗝、飞机抱等方法帮助排气,哺乳母亲应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
3. 神经系统发育: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可能出现不自主肌肉收缩。建议家长通过襁褓包裹模拟子宫环境,减少惊跳反射对睡眠的影响。
4.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同时每日保证适量阳光照射促进钙吸收。
若伴随拒奶、发热或持续哭闹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记录睡眠状态变化,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