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下壁心肌缺血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但孕妇需警惕原发病导致的全身供氧不足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间接影响。下壁心肌缺血多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常见诱因包括妊娠期心脏负荷增加、贫血或基础心血管疾病,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明确诊断。
妊娠期生理性血容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若合并贫血或高血压,心肌缺氧风险上升。轻度缺血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通过吸氧、左侧卧位可缓解;但持续胸痛伴血压波动时,可能提示心肌损伤,需监测胎心变化。胎儿对缺氧敏感,长期母体低氧可能限制生长发育,但急性影响多见于严重心肌梗死等危急情况。
合并子痫前期、重度贫血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风险更高。这类情况下,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甚至胎窘。需通过胎动计数、超声多普勒定期评估胎儿状况,必要时住院进行吸氧及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可能用于控制心率,但用药需严格权衡母婴利弊。
建议妊娠期出现心悸、气短时及时完成心脏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并保证铁剂、叶酸摄入。控制体重增长速率,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血流。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及产科超声,若确诊心肌缺血应联合心内科与产科共同管理,分娩方式需根据心功能分级个体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