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近视眼手术技术目前已相对成熟,主流方式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晶体植入术等,实际效果与安全性受个体眼部条件、手术方式选择、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
1、技术成熟性激光手术发展超过30年,全飞秒等新技术精准度与安全性显著提升,并发症概率较低。
2、手术方式主流术式包括全飞秒激光、半飞秒激光和ICL晶体植入,适应不同角膜厚度及近视度数人群。
3、个体差异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地形图、眼压等指标,干眼症或圆锥角膜倾向者可能不适合手术。
4、长期效果多数患者术后视力稳定,但高度近视者可能存在回退风险,需避免过度用眼等诱发因素。
建议术前完成全套眼科检查,术后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并定期复查,避免游泳及揉眼等行为。
小儿内斜视可通过视觉训练、佩戴矫正眼镜、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屈光不正、眼外肌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视觉训练针对轻度内斜视,可通过遮盖健眼、眼球运动训练等非侵入性方式刺激双眼协调。家长需每日监督孩子完成训练,定期复查视力变化。
2、矫正眼镜屈光不正导致的内斜视需验配凸透镜或三棱镜。框架眼镜需全天佩戴,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复查屈光度,及时调整镜片参数。
3、药物治疗肉毒杆菌素注射可暂时麻痹过度收缩的眼肌,常用药物包括A型肉毒毒素。阿托品滴眼液可用于调节性内斜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使用频次。
4、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或顽固性内斜视,可能需行眼外肌后徙术或缩短术。手术时机建议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前完成,术后仍需配合视觉康复训练。
日常注意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A和DHA。发现孩子出现斗鸡眼、歪头视物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