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小儿皮下出血点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皮下出血点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爱华
刘爱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皮下出血点可能由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皮肤护理、抗过敏治疗、免疫调节、凝血因子补充等方式治疗。

1. 遗传因素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碰撞即可出现皮下出血点。建议家长避免孩子剧烈运动,定期监测皮肤状况,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芦丁片、卡络磺钠片等改善血管通透性。

2. 过敏反应

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出血点。家长需记录可疑过敏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醋酸泼尼松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抗过敏药物。

3. 免疫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与病毒感染后免疫紊乱有关,出血点常伴牙龈出血。需监测血小板计数,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调节免疫。

4. 凝血障碍

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皮下淤斑,常见于关节处。家长应预防外伤,出血时可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氨甲环酸注射液等替代治疗。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磕碰,观察出血点变化情况,如持续增多或伴随发热、关节肿痛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6个月宝宝血红蛋白多少正常

6个月宝宝血红蛋白正常值一般为110-140克/升,实际数值受{喂养方式}、{生长发育速度}、{感染因素}、{遗传性疾病}等因素影响。

1、喂养方式

母乳或配方奶铁含量不足可能导致血红蛋白偏低,建议家长定期监测生长曲线,适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2、生长发育

快速生长期血容量扩张可能造成生理性稀释性贫血,家长需保证每日奶量达标,配合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3、感染因素

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必要时需检查血清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

4、遗传疾病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若家族有相关病史或宝宝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应及时进行基因检测。

建议家长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贫血宝宝可适量增加红肉泥、肝粉等高铁辅食,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铁吸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