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硬化晚期胃痛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硬化晚期胃痛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硬化晚期胃痛可能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缺血、药物性胃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呕血、黑便、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肝硬化晚期胃痛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生活护理等方式缓解。

1、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胃黏膜血管扩张、充血,进而引起胃痛。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配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2、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曲张静脉破裂会导致剧烈胃痛伴呕血、黑便。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医生可能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或注射组织胶止血,必要时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预防性治疗可选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静脉压力,但需在医生严格监控下使用。

3、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患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有关。症状包括上腹部烧灼样疼痛,进食后加重。治疗需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四联疗法包含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同时要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4、胃黏膜缺血

肝硬化晚期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胃黏膜缺血,引发持续性胃痛。这种情况需要改善肝脏功能,控制腹水,纠正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配合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前列地尔注射液。少量多餐、进食刺激性小的流质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5、药物性胃黏膜损伤

肝硬化患者长期服用的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可能损伤胃黏膜。表现为用药后胃部不适、隐痛。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大便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晚期患者出现胃痛时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压。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蛋清、鱼肉。每日监测体重、腹围变化,记录尿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肝硬化晚期胃痛往往提示病情进展,需要定期复查胃镜、肝功能等,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脏不好,早晨起床会有哪些症状

肝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早晨起床时出现多种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肝脏代谢、解毒、分泌等功能受损有关,具体表现为乏力、口苦、食欲不振、皮肤发黄等。 1、乏力:肝脏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下降时,体内糖原合成和分解能力减弱,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早晨起床时会感到明显疲倦和乏力,即使睡眠充足也难以缓解。 2、口苦:肝脏参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胆汁淤积或反流,早晨起床时口腔内会感到明显的苦味,伴有口干舌燥的不适感。 3、食欲不振:肝脏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肝功能受损会影响胆汁分泌,进而降低消化能力,早晨起床时可能出现恶心、反胃、食欲减退等症状,甚至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 4、皮肤发黄:肝脏负责胆红素的代谢,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引发黄疸,早晨起床时可能发现皮肤、眼白等部位出现明显的黄色,这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信号。 5、尿液深黄:肝脏功能异常时,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尿液颜色加深,早晨起床后首次排尿时可能发现尿液呈现深黄色或茶色,这是肝脏问题的典型表现之一。 日常生活中,保护肝脏需要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菠菜、苹果等。运动方面可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作息上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问题,及时干预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