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心绞痛可能会诱发房室传导阻滞,但概率较低。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而房室传导阻滞多与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心肌炎或药物影响有关。若心绞痛导致严重心肌缺血累及传导系统,可能引发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绞痛发作时,心肌因缺血缺氧可能出现电生理紊乱,但传导系统具有较强代偿能力。多数情况下,稳定型心绞痛不会直接造成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此时及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可缓解症状,心肌供血改善后电传导功能通常不受影响。
当心绞痛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大面积心肌缺血可能波及房室结及其周围组织。特别是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房室结动脉多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血管闭塞可能导致房室结暂时性缺血,出现二度Ⅰ型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类患者除典型胸痛外,可能伴随头晕、晕厥等心输出量下降症状,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或QRS波群脱落,需紧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
建议心绞痛患者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若出现心率明显减慢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或高龄患者更应警惕传导系统异常,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临时起搏器维持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