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内痔体积增大时确实容易脱出。内痔是直肠下端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当痔核体积增大或长期受腹压影响时,可能从肛门脱出,表现为排便时肿物外翻或需手动回纳。
内痔脱出通常与静脉回流受阻有关。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增加腹压,导致痔核充血增大。妊娠期子宫压迫盆腔静脉、肥胖等因素也会加重静脉曲张。痔核增大后可能突破齿状线向下移位,初期脱出可自行回缩,后期需外力辅助回纳,严重时形成嵌顿痔。脱出痔核表面黏膜易受摩擦破损,伴随出血、分泌物增多及肛门坠胀感。
部分患者因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痔核体积过大,可能出现持续性脱垂。高龄、多次分娩史或慢性咳嗽患者更易发生。脱出痔核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血栓、感染或坏死。日常需避免用力排便,保持肛周清洁,急性期可采用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建议出现痔核脱出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规律作息避免久蹲。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推荐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切除等治疗。避免自行强行回纳嵌顿痔核,防止黏膜损伤和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