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老年人心脏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头晕、下肢水肿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意识丧失。
1、胸闷胸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部,可能放射至左肩或下颌,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气短乏力心力衰竭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伴随疲倦感,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端坐缓解。
3、心悸头晕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跳异常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常见于房颤、室性早搏等,可能伴随冷汗或视物模糊。
4、下肢水肿右心衰竭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踝部凹陷性水肿,傍晚加重,晨起减轻,可能伴随腹胀或食欲减退。
建议老年人群定期监测血压心率,保持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出现持续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没有心脏病的人预防猝死需重点关注生活方式调整、基础疾病控制、心理压力管理和定期体检筛查四个方面。
1、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熬夜和久坐,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可降低心血管风险,同时严格戒烟限酒。
2、基础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增加猝死概率。
3、心理管理:长期精神紧张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心律失常,建议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4、体检筛查:每年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加做运动负荷试验,早期发现隐匿性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
日常可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或胸闷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