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睡觉时紧张焦虑怎么办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睡觉时紧张焦虑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睡觉时紧张焦虑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放松训练、规律作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睡觉时紧张焦虑可能与压力过大、焦虑症、睡眠障碍、环境不适、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调整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在卧室放置电子设备,减少光线和噪音干扰。睡前可适当使用香薰或白噪音机帮助放松。

2、放松训练

睡前进行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或冥想。这些方法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身体紧张状态。每天坚持10-15分钟练习,长期效果更显著。

3、规律作息

固定每天入睡和起床时间,包括周末。避免白天补觉超过30分钟。建立睡前1小时放松程序,如温水浴、阅读等,帮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

4、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睡眠焦虑效果明确。可通过记录焦虑想法、挑战不合理认知等方式调整心态。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5、药物治疗

短期可使用医生开具的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焦虑明显者可配合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焦虑药物。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长期睡眠焦虑者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晚餐宜清淡,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建立睡眠日记记录改善情况,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心悸、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或睡眠专科就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和注意力下降等。这些症状若持续存在,需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 1、情绪低落:患者常感到持续的悲伤、无助或绝望,情绪波动较大,可能无缘无故地哭泣或感到空虚。这种情况需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来缓解,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2、兴趣减退:对日常活动或爱好失去兴趣,即使是曾经喜欢的事情也感到索然无味。建议尝试重新参与轻度活动,如散步或阅读,逐步恢复对生活的热情。 3、睡眠障碍:可能出现失眠或过度睡眠,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精力不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咨询医生使用助眠药物如佐匹克隆片7.5mg或艾司唑仑片1mg。 4、食欲改变:食欲可能显著增加或减少,导致体重波动。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全谷物。 5、注意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通过分阶段完成任务、使用记事本记录重要事项等方法,逐步提高专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缓解忧郁症早期症状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叶酸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绿叶蔬菜。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