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先天性巨结肠需要动手术吗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先天性巨结肠需要动手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先天性巨结肠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肛门拖出术、腹腔镜辅助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病变肠段长度和患儿身体状况决定。

1、手术必要性: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的肠管持续痉挛,保守治疗无法根治。未经手术的患儿会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甚至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2、手术时机:

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新生儿期可先行肠造瘘缓解症状,待体重达8-10公斤时进行根治手术。早产儿或合并严重感染者可适当延期,但不宜超过1岁,以免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3、术前准备:

术前需进行全结肠造影确定病变范围,通过灌肠和抗生素进行肠道准备。营养不良患儿需先予肠外营养支持,合并小肠结肠炎者需控制感染后再手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风险。

4、手术方式:

短段型可采用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中长段型需行腹腔镜辅助手术。

5、术后管理:

术后需扩肛3-6个月防止肛门狭窄,定期随访排便功能。约15%患儿可能出现污粪或便秘复发,需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少数长段型患儿术后可能需间断灌肠辅助排便。

术后应给予高热量、低渣饮食,分次少量喂养保证营养摄入。恢复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2岁后逐步训练规律排便习惯。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及血常规,注意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预防。避免剧烈哭闹和便秘诱发肠套叠,接种疫苗时需告知医生手术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功能性腹涨怎么办

功能性腹胀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腹部按摩、调节情绪、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功能性腹胀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动力不足、肠道菌群失衡、精神压力、胃肠敏感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易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洋葱、西蓝花等,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快。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煮蔬菜等,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每日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2、增加运动

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不适。

3、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按摩时力度适中,每次持续5-10分钟。可在餐后1小时进行,避免立即按摩引起不适。

4、调节情绪

精神紧张和焦虑可能加重腹胀症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遵医嘱用药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功能性腹胀患者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记录饮食和症状变化,有助于识别诱发因素。若腹胀伴随体重下降、持续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适当补充水分,保持适度运动习惯,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正常。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