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食欲减退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早期表现发病初期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伴有咽痛、流涎、拒食等表现,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红色小疱疹。
2、进展期发热持续2-3天,口腔疱疹破溃形成溃疡,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泻。
3、终末期重症病例可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会发展为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患儿出现症状后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口腔清洁,选择流质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多数情况下无须住院治疗,少数重症病例需住院观察。是否需要住院主要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患儿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
1、轻症居家护理多数患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疱疹等轻症,家长需做好退热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持续高热、嗜睡或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能与脑炎有关,需住院进行降颅压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3、心肺功能异常若存在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表现,提示可能并发心肌炎或肺水肿,需住院接受心电监护、氧疗及循环支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4、高危人群监测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基础疾病者,病情进展风险较高,建议住院观察,及时干预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抓挠疱疹,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及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