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脚扭伤后肿胀一般持续3-14天,实际恢复时间受到损伤程度、处理方式、个人体质、康复护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损伤程度:轻度韧带拉伤肿胀约3-5天,伴随局部压痛;完全撕裂可能肿胀超过2周,需MRI明确损伤分级。
2、处理方式:伤后立即冰敷可缩短肿胀期至5-7天,延误处理可能延长至10天以上,建议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3、个人体质:青少年恢复较快约5-7天,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持续10-14天,凝血功能异常者肿胀更明显。
4、康复护理:抬高患肢配合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可加速消肿,过早负重可能使肿胀反复,建议伤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肿胀持续超过2周或伴皮下淤血扩散需排除骨折,康复期可进行踝泵训练促进淋巴回流,忌热敷及按摩急性期患处。
骨质疏松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钙剂补充、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通常由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缺乏、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日常注意防跌倒。充足的日照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建议每日户外活动。
2、钙剂补充钙摄入不足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制剂。同时需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3、抗骨吸收药物可能与破骨细胞过度活跃有关,表现为骨密度持续下降。常用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或降钙素等抑制骨破坏。
4、促骨形成药物可能与成骨细胞功能减退有关,表现为骨折风险增高。特立帕肽等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可刺激骨形成,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饮食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富钙食物摄入,避免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