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代谢手术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可减少肝糖输出,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3、胰岛素治疗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水平,预混胰岛素兼顾两者。胰岛素使用需要规范注射技术并防范低血糖风险。
4、代谢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减少胃容量,胃旁路术改变食物吸收路径。手术适用于重度肥胖患者,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及术后营养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足部清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建议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7.43毫摩尔/升属于轻度偏高,多数情况下需结合空腹或餐后测量时间及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1、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7.43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近期饮食过量、缺乏运动等生理因素有关,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并增加有氧运动。
2、餐后血糖波动餐后2小时血糖7.43接近临界值,若伴随多饮多尿症状,需警惕糖耐量异常,可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进一步评估。
3、妊娠期血糖孕妇血糖7.43需优先排除妊娠糖尿病,可能与胎盘激素分泌有关,应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
4、继发性高血糖持续血糖升高可能与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等病理性因素有关,通常伴随体重骤减或皮肤变黑等症状,需完善胰岛素释放试验。
建议监测三餐前后血糖变化,避免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若复查仍异常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