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老人摔伤后尿失禁可能与神经损伤、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急性尿潴留或心理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神经损伤
摔伤可能导致控制排尿的神经受损,尤其是脊髓或脑部受到冲击时。这种情况常见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或颅脑外伤,患者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或反射性排尿障碍。
2、骨盆骨折
严重摔伤可能造成骨盆骨折,直接损伤膀胱或尿道结构。骨折碎片可能刺破膀胱颈或尿道括约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或活动时漏尿。
3、尿道损伤
会阴部撞击可能导致尿道撕裂或断裂,这种情况多伴随肉眼血尿和排尿疼痛。完全性尿道断裂会导致完全性尿失禁,需要紧急手术修复。
4、急性尿潴留
疼痛刺激或前列腺损伤可能引发排尿困难,膀胱过度充盈后发生溢出性尿失禁。患者常有下腹胀痛感,导尿可引流出大量尿液。
5、心理因素
突发外伤造成的恐惧、焦虑可能引发暂时性功能性尿失禁。这种情况通常随着情绪稳定逐渐缓解,但需排除器质性病变。
摔伤后出现尿失禁需立即就医检查,通过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或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成人纸尿裤防止皮肤浸渍,避免摄入利尿饮品。康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损伤类型选择适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