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牙齿烂到只剩牙根可通过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拔牙后种植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等方式处理,通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外伤、牙周病、磨牙症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疗牙根完好且牙周健康时可保留牙根,清除感染牙髓后填充根管,最后用人工冠修复牙齿外形。治疗过程需2-3次就诊,适用于牙根长度足够的后牙。
2、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严重但牙根稳固时,在根管内植入纤维桩加固,再制作金属或全瓷冠修复。可能与牙釉质发育不良、长期酸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冷热敏感、咀嚼无力等症状。
3、种植修复无法保留的残根需拔除后植入种植体,3-6个月骨结合后安装牙冠。通常由重度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引起,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4、活动义齿多颗牙缺失且不适合种植时,采用树脂基托与金属卡环制作的可摘义齿。经济成本较低但稳定性较差,需每日清洁维护。
日常应避免用残根咀嚼硬物,饭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吸烟者需控制吸烟量以减少种植失败风险。
小孩近视可以通过光学矫正、药物干预、行为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近视矫正效果主要与屈光度、年龄、角膜特性、遗传因素有关。
1、光学矫正: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复查视力,根据验光结果及时调整镜片度数。
2、药物干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近视进展。家长需遵医嘱使用环喷托酯、哌仑西平等药物,定期监测眼压和调节功能。
3、行为训练: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可减缓眼轴增长。家长需监督孩子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
4、手术治疗:18岁后考虑角膜屈光手术或后巩膜加固术。手术需严格评估角膜厚度和眼底状况,不适用于进行性高度近视患儿。
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专业验光检查,保证每日营养摄入均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